学校秉持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充分进行毕业生、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调研,结合行业、企业标准以及国家相关规范和专业认证要求,确立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的学生,以及具备高水平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专业扎实、学习能力强的人才。学校以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各专业将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和一般性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坚持着眼于产出导向、立德树人、学生中心、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推进协同育人。在充分开展专业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细化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明确培养目标,构建起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建设
学校要求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岗位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充分认识和把握未来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新要求,充分考虑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以产出为导向,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确保课程体系支撑培养要求的达成,培养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适应度,全面提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学校准备出台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明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过程、执行和调整要求,严格执行和调整的程序,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近几年我校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良好。
学校积极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增加课程学习的挑战度,拓展课程深度,并提高课程的综合度。我们致力于建设优质的通识教育课程,精心打造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科学设计并增加专业拓展课程,同时加强实践课程的建设。我们将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补充、支撑与催化作用,实现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互动互融、互补互促。同时,我们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教学单位开设辅修专业,促进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梳理课程体系的逻辑关系,明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坚决杜绝“因人设课”的现象。合理设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确保“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建立健全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摒弃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积极探索结合形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加大过程考核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原则上期末考试成绩不应超过课程总成绩的50%。推动教学信息化改革,积极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二、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紧紧围绕高质量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在人才“引、育、用、服”上下功夫,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并重、学历提升与进修培训并行,持续培植师资发展新动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实现了人才质量与高层次人才数量的双提升,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一年多来,学校大力实施“百名卓越人才”支持计划,选拔资助青年拔尖人才34人;启动“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引育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87人,以“二级学院名誉院长”、“学科带头人”“特聘教授”等方式柔性引进高端人才16人,获批现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4个,济宁科技创新优秀团队1个。为促进人才应用能力发展及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新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3处,派出访学、进修8人,挂职锻炼126人,参加各级各类师资培训2000余人次,初步认定“双师型教师”383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对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工作中做出突出业绩的53位教师、9个团队授予了立德树人教学或科研突出贡献奖。
我校制定了《济宁学院关于教授(副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的暂行规定》,各教学单位在安排教学任务时,按要求为教授、副教授安排授课任务。各专业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广大教师,积极承担本科教学任务。2022-2023学年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中有教授66人、副教授192人,占全校教授、副教授总人数的78%。2022-2023学年,全校共开设本科课程1596门,其中教授、副教授讲授的课程677门,占本科生课程总门数的42.4%。
表1 济宁学院2022-2023学年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统计表
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
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
教授总数 |
为本科生上课教授数 |
占教授总数比例(%) |
副教授总数 |
为本科生上课副教授数 |
占副教授总数比例(%) |
68 |
66 |
97.1 |
262 |
192 |
73.3 |
表2济宁学院2022-2023学年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情况统计表
开出本科生各类课程数 |
教授主讲本科课程情况 |
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情况 |
教授主讲课程情况 |
占开出本科课程比例(%) |
副教授主讲课程情况 |
占开出本科课程比例(%) |
门数 |
1596 |
181 |
11.3 |
496 |
31.1 |
门次 |
4602 |
328 |
7.13 |
1188 |
25.8 |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情况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始终将本科教学列为重要议事日程。校党委常委、党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定期研究教学工作,各学院党政负责人担任教学工作的首要责任人,推动并实施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经常召开师生座谈会,深入开展教学工作调查研究,坚持走进课堂听课,与师生深入交流,倾听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坚持参加二级学院集体备课,与一线教师共同学习、讨论新时代教育理念。学校主要负责人亲自参加形势政策课集体备课,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与院系领导进行专题听课,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深入分析和研讨提升教学质量的对策。本年度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改革等共召开4次党委会,涉及讨论6个议题;共召开7次院长办公会,涉及讨论18个议题。
学校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一系列旨在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提高教学质量的政策和措施,旨在通过制度约束和政策激励,推动教风和学风建设。建立与教育评价改革相衔接、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与巩固教学中心地位相匹配的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为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实现提供坚实保障。2022-2023学年修订或者出台了《济宁学院学生评教实施办法》《济宁学院师范类专业认证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济宁学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和工作方案。
学校出台《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内容、评估验收方案、重点任务,深入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等。
根据学校研制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科学建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集中性实践课程三大模块组成。通识教育课程中专门开设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相关课程,并要求学生毕业前修读不少于6学分。面向全校师范专业本科学生设置了《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分成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三部分,着重加大专业拓展课程的选课比例,开拓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途径。专门设置了集中性实践课程,规定学生修读的学分要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课程套餐。研制了专业培养要求与课程支撑矩阵表,明确了每一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定位。并据此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修读指导建议,进一步规范教学。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创新创业、军事训练、见习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占总教学学分的25%,理工类不低于30%。
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学校制定了《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建设课程实施方案》,积极培育一流课程,积极推进2023年度一流课程的培育和申报工作。目前,学校获批省级一流课程14门,省课程联盟平台上线课程24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课程1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
严格控制各教学班级课堂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本科课堂教学效果。学校逐步推行全校统一排课,除少数通识教育课程课堂人数超过120人外,其余基本实现了专业课程不超过60人的小班化教学。
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支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按照“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启动了智慧教室和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边建设、边探索、边优化,经过几年的努力,完成了对传统多媒体教室的智慧化改造工作,建成智慧教室155口,能够同时保障16000余名学生常规化教学工作需要。强化教学区的公共空间建设,针对教学楼的公共空间进行环境改造,增设学习和交流设施(休读椅)420套,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为推动实验室科学、规范、高效管理,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739.38万元,建设了智慧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涵盖七个二级学院和校级实验平台的213间实验室。该平台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实验室的智能化、安全化、可视化管理,实现实验资源的互联与信息共享,智慧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为校、院两级管理,包含了实验室门禁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安全培训、实验室安全准入、危化品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功能。后台对所有实验室真实数据汇总分析,自动生成报表为实验室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对实验室管理的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为我校实验室管理提供了信息化手段。
学校坚持将本科教学工作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作为中心任务来抓,组织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动摇,牢固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教学中心地位。